對政協河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369號提案的答復
郭會斌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后冬奧”時期,將激情轉化為產出》的提案收悉,現就該提案答復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關注后奧運經濟發展,您的提案十分契合當前形勢。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動后奧運經濟發展的意見》,省直相關部門密切協調、積極配合,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積極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
認真落實《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規劃》,把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結合起來,推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張家口)建設規劃》和《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張家口)建設實施方案》各項任務落地落實。依托“長城腳下的冬會”冰雪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冬奧、長城、萬里茶道、京張鐵路等特色文化,全面整合冰雪、溫泉、草原等自然資源,推動奧運場館統籌利用、冰雪運動與休閑旅游協調發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共建共享、體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進京張兩地共同實施一批引領性和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聯合北京共同推出冬奧冰雪、長城古道、綠色生態、京張鐵路等特色精品線路,建成高質量的體育文化旅游帶。
二、助力冬奧場館高效可持續運營
一是引進和承辦、舉辦更多賽事。加強與國際奧委會、國際雪聯、中國雪聯、中國滑冰協會等國際國內體育組織聯系,引入高水平賽事公司,支持張家口市常態化承辦世界杯、世錦賽、洲際杯、全國錦標賽、冠軍賽等國內國際重要冰雪賽事,同時組織舉辦地方特色賽事,培育奧運城市賽事IP。打造世界冰雪賽事聚集區。二是依托“三大基地”打造國際級冰雪競賽訓練基地。支持省體育局冬運中心、保定市、承德市拓展完善崇禮基地、淶源基地、承德基地設施條件,在保障國家隊訓練備戰工作需要基礎上,吸引兄弟省市運動隊以及國外高水平運動隊伍駐訓,承接國際國內高水平賽事。推進與北京體育大學、淶源縣政府共建中國雪上運動學院,大力培養各類專業人才。加快將三大基地建設成為技術領先、設施一流、環境優美的國際冰雪專業賽事中心、訓練中心、科研培訓中心。三是打造冬奧遺產賽后利用典范。支持張家口、保定、承德等地利用冬奧場館和國家冰雪訓練基地,開發冰雪運動培訓、研學、體驗、展覽以及戶外體育休閑項目。推動奧運場館的四季運營,舉辦全季節賽事活動,打造大眾冰雪運動推廣基地、山地戶外運動公園和戶外運動體驗基地,拓展健身休閑、體育旅游和休閑娛樂綜合功能,建設體育綜合體和體育小鎮。四是推動場館向綜合功能拓展延伸。推動場館由單一體育功能向體育文化、旅居康養、休閑娛樂等綜合功能拓展,打造冬奧文化展示傳播基地。建設以張家口冬奧村為中心,以周邊滑雪景區、體育文旅資源為支撐的高品質休閑度假體育運動綜合體。張家口市成立奧運公司,推動冬奧場館設施景區化、永久化改造利用,將部分冬奧運動賽事場地改造為奧運主題博物館,打造成展示奧運元素、中國文化獨特魅力的重要窗口。利用“雪如意”等冬奧標志性建筑,開發奧運主題文化創意產品,建設冬奧文化集中展示區。
三、促進冰雪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
以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設為引領,以構建環首都旅游圈為重點,充分利用旅發大會平臺機制,構筑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實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全力打造長城、大運河、雄安、崇禮等文化旅游品牌,規劃建設太行山文化旅游經濟帶。高質量推進文化體驗、山地休閑、康養度假、主題游樂、夜間旅游等全季全時產品開發,打造張家口崇禮冰雪旅游度假區、承德金山嶺國際滑雪旅游度假區等國際冰雪運動與休閑旅游勝地,促進冰雪文化旅游重大項目在全省均衡布局。重點圍繞太行山沿線、草原天路和國家1號風景大道沿線,建設一批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冰雪景觀獨特、產品服務優質、冰雪風情濃郁的A級旅游景區。引導太舞四季小鎮、富龍四季小鎮等冰雪主題型景區按照全域全季發展的理念,整合歷史文化、森林草原、溫泉等資源,共同形成四季產品體系。鼓勵張家口、承德等地依托豐富的冰雪資源,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提供優質的冰雪產品和服務。培育赤城海陀小鎮旅游度假區等-批冰雪主題旅游度假區,爭創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以張家口崇禮為核心,以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環京津休閑度假旅游圈為重點,加快冰雪運動設施、冰雪運動場地、冰雪溫泉度假村。支持各地加大冰雪旅游設施建設力度,提升產品服務水平,培育建設一批健身休閑、競賽表演、運動培訓、文化體驗一體化的滑雪旅游度假地。支持各地依托本地冰雪旅游產品,開展跨省、跨市區域合作,推出一批兼具民俗風情和冰雪文化特色的冰雪旅游主題精品路線。重點圍繞環京津主要冬季旅游資源和產品,打造歡樂冰雪游精品旅游線路。圍繞燕山一太行山沿線重點節點和區域的冰雪、文化、體育等旅游產品,打造一批深受游客喜愛的冰雪旅游主題精品線路。圍繞燕山、太行山,環重點景區、環大中城市,特色產業區和傳統村落區等有冰雪旅游資源的“兩山兩環兩區”重點區域,大力發展鄉村冰雪旅游,培育建設雪鄉、雪村、雪莊、雪鎮,豐富冰雪旅游產品供給,開展當地特色民間民俗冰雪娛樂活動,不斷提升冰雪娛樂產品服務水平。鼓勵各地深挖文化資源,開發生產銷售剪紙、木雕、瓷器等冰雪主題的鄉村民宿產品、文化和旅游創意產品。
四、推動冰雪運動常態化發展進步。
(一)推動冰雪場館社會化、規范化、市場化運營。一是建好冰雪場地設施。突出真冰真雪,加快建設27座可移動冰場、旱地冰雪運動場地設施和冰雪運動體驗區;鼓勵市縣鄉在雪季建設季節性冰雪場地設施。二是建設冰雪運動體驗培訓中心。分批分類在全省各縣(市、區)建設冰雪運動體驗培訓中心,開展教學培訓、體驗、健身等服務,著力打造縣級四季冰雪運動推廣體驗區。三是運營好冰雪場館。創新冰雪場地設施運營管理模式,鼓勵引入專業運營團隊,實施市場化管理,打造冰雪綜合體,實現多業態綜合經營,降低運營和消費成本;積極承接各類賽事、培訓等活動,特別是高水平賽事活動,提高冰雪場館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化運營能力水平;加強與工委、教育、旅游、工會等部門協調聯動,引導學生、干部、職工、城鄉居民等廣泛打卡冰雪場館,參與體驗冰雪運動。四是推進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制定《河北省中小型場館設施免低開放相關政策》,加大各級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實施“冰雪場館公益惠民月”活動,面向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出臺系列冰雪運動體驗優惠政策,發放冰雪專用消費券;加強評估督導指導,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建立安全運營監管、應急處理等機制。五是推動冰雪場館智慧化建設。充分發揮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作用,推動冰雪場館實現在線預訂,讓群眾實現健身“掌上”導航、查詢、預約、支付功能。
(二)充分發揮冰雪運動協會作用。聚焦帶動超過1200萬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特別是真冰真雪運動、冰雪運動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和市場化培訓冰雪運動人才等重點任務,開拓創新。省冰雪運動協會聯合省體育局、省教育廳發文,引入冰雪運動協會的專業力量,從輪滑、陸地冰壺、滑輪等簡便易學的冰雪項目入手,組織開展冰雪項目課程,實現每個學生學會1至2項冰雪運動技能;鼓勵協會利用課余、周末、寒暑假時間,組織學生在滑冰館、滑雪場開展常態化冰雪運動訓練,提升冰雪項目運動水平;聯合省委省直機關工委、省體育局、省總工會發文,組織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冰雪賽事活動,鼓勵省內企事業單位員工開展真冰、真雪賽事活動,增強群眾冰雪技能,提升身體素質;省冰雪運動協會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市場化運營,開展陸地冰球、冰球、滑冰項目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提升我省冰雪項目培訓、辦賽水平,為河北省第四屆冰雪運動會提供賽事執裁保障。
(三)鼓勵保險公司針對“冰雪運動”開設新產品。現行的險種主要有冰雪優游保、冰雪好運保、優游保冬奧版等產品,主要保障從事冰雪運動的相關人員在運動過程中產生的意外傷害、意外醫療、個人賠償責任、緊急救援、新冠醫療/隔離相關費用。保險公司已開發和銷售的部分產品可適用于冰雪運動,如:短期意外險、團意險、公眾責任險、企業財產險、組織者責任險、體育運動意外傷害保險、景區與娛樂場所意外傷害保險等。河北銀保監局要求保險公司根據市場需求情況,結合自身經營能力,積極開發“冰雪運動”相關保險產品,優化產品設計,貼合消費者實際需求,合理厘定承保范圍,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五、加強冰雪運動人才培養培訓。
一是著力培養冰雪項目專業人才,加強冰雪項目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培養培訓,開展“雛鷹計劃”和“省培計劃”,制定新周期冰雪人才培養計劃;建設冬季項目后備人才基地,鼓勵企業、社會組織等開辦冰雪運動培訓學校,支持市縣建立青少年冰雪運動體校,加快建設冰雪運動特色學校,形成由冰雪運動特色學校、俱樂部、訓練營等共同參與的冰雪運動后備人才多元化培養模式;支持河北體院持續打造冰雪特色優勢學科,成為冰雪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師資人才培養的龍頭基地,冰雪教學、科研的主力軍,冰雪運動的高端智庫和專業運動訓練的重要力量。二是著力培養培訓冰雪運動推廣普及人才。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收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優秀退役運動員、高等學校冰雪運動系畢業生從事冰雪運動推廣普及工作;繼續實施中小學體育教師冰雪項目培訓計劃和冰雪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計劃等。積極創建冰雪特色學校和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將冰雪運動納入學校體育課教學和體育活動內容。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命名冰雪運動特色校207所、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500所。三是河北體育學院、河北北方學院、張家口學院等15所高校開設了49個冰雪運動相關專業,主要培養體育競技訓練類、醫療衛生類和外語服務類等冰雪運動相關人才。張家口市職教中心、崇禮區職教中心、沽源縣職教中心、蔚縣職教中心、懷來縣職教中心、張家口機械工業學校、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職業學校,開設了6個冰雪相關專業,將培養大批冰雪人才政協提案的回復,進一步加強與發改、財政、工信、文旅、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協同配合,形成共同推動我省冰雪運動加快發展的合力。
河北省體育局
2022年5月13日